
湘潭房产网8月10日讯 随着8月的到来,一年之中楼市最旺的销售购房季“金九银十”也即将隆重登场。如果说今年湘潭房产市场三四月份被短暂爆棚的二手房抢了风头的话,那么随着市场理性的回归,下半年楼市唱主角的无疑将是一手新房。
记者走访时注意到,在众多看房者中以往以中老年占多数的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年轻看房者的比例明显增加,其中不乏初次买房的置业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买房大事本就应由自己来操心,而不是让父母代劳,不过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买房毕竟是动辄几十万元的大事,初次买房的菜鸟们有必要听听那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为此湘潭365房产网购房专家,首度将自己长达10年的买房经验,分享给广大即需买房或正买房的购房者:
经验一:大产权才有房本
如今市场上的楼盘项目可谓争奇斗艳,不同风格、地段、户型、价位的房子任凭购房者挑选,不过在如今的高房价时代,价格往往是人们买房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而许多购房者发现市场上的房价常常会有每平米两三千元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联建的村产房或“新民居”之类的小产权房在钻市场的空子。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这类小产权房是专门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而兴建的,因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同是不能作为商品房出售的,也就不会有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房产证。但由于价格比大产权房要低不少,建筑设计质量和配套设施又与正规商品房很难区分,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之售楼员给咨询者一通细算经济账,着实让人心动不已。
购房者如若贪图便宜而购买了这种小产权房,往往会在今后的使用、居住、交易等诸多方面遇到始料不及的麻烦,所以初次置业的购房者务必搞清自己所关注的项目是否为70年大产权。
经验二:先明确购买方向
一般来说,房子所处的地段往往决定着价格的高低,然而所谓地段的概念也并非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繁华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新兴的商业区和日渐成熟的住宅区,以及带有某种功能性的区域也是市场上的热门。
不过对于购房者来讲就得首先明确自己的购房方向,是想购买相对清静的宜居型住宅,还是想选择日后好出手的过渡型房产,还是要考虑离工作单位或老人近一些,因为这些因素不仅关乎购房的预算,也会影响日后的居住体验。
地处繁华闹市、交通要道或新兴功能性区域内的住宅价格肯定较高,周围商业区、学校、医院等各种配套当然也是没的说,但自住的话就要有忍受嘈杂,甚至脏乱的心理准备,尤其是底商较多的住宅更可能会影响小区的居住环境或正常出入,如果只为简单过渡,这样的房子日后倒是好出租。所以,打算自住的购房者不如选择相对清静的宜居环境。
经验三:配套得长远打算
年轻人ai玩、浪漫,对现实生活的艰辛往往估计不足,许多小夫妻新婚后锅碗瓢盆很全,但却是跟着两头的父母入伙,根本不需要自己做饭,所以他们在买房时难免不带有一些感性成分。尤其面对精美的效果图和沙盘时,可能首先会被那华丽的外立面、园林设计、别致的户型所打动,而暂时与自己生活比较远的因素,如教育、医疗、超市、菜场等这些生活必需的实用型社区配套,却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常常考虑不到。然而买房子岂能只看表面文章,当恋ai之旅变轨为婚姻家庭生活,就不可避免的要与柴、米、油、盐打交道,所以买房也要尽量选择生活配套齐全,或规划较为完善的社区,才能让日后的家庭生活变得简单,甚至可以使生活真正的变成享受。虽说保定的城市规模并不大,无论住在哪儿都离市区不会太远,但如果买瓶酱油也要开车去的话,恐怕就会平添很多烦恼,更长远一点的打算,还应该将未来孩子的入托、入学等问题也一并考虑进去。
经验四:买现房先看规划和环境 再看户型
经常听购房者讨论,到小区后先看房子呢,还是先看小区规划布局和环境?湘潭3656房产网购房专家表示,到一个住宅小区,不要急于看房子,应先漫游小区一周,看规划布局和环境,然后再看户型。小区规划布局与环境是看房的基础对象,然后再看栋型、户型、房型。
看规划布局要围绕十个字的原则:安静、舒适、健康、方便、安全。统筹地看楼盘、道路、绿化景点、配套、业主楼、物管楼、活动场所等布局。
看环境,要分小区内部环境与周边外部环境两方面。内部环境主要是看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保证内部环境的舒适整洁是开发企业、物管人员与业主们长期合作的目标。外部环境主要是看空气污染、噪音干扰情况及公共交通和生活服务是否便利。住宅小区不在于大,而在配套好,又大管理又好,当然更好。
对于户型,最关键的是看自己的生活需求,常言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经验五:买期房舒适与否看参数
肯定的说房子舒适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户型、楼层、装修等内在因素,小区绿化、景观环境、通风采光等外在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然而对于购买期房的置业者来说,由于最初无法见到房子本身,只能凭沙盘模型或效果图来感受这些。
不过从开发商提供的各种宣传资料中也能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如容积率、绿化率、公摊面积等多种参考数据中就透露着有关房子舒适与否的秘密,只是大多数购房者不太注意,或不知道该如何解读。
简单的说,容积率与舒适度的关系最大,一般高层住宅不应超过5,多层住宅不应超过2,数值越小说明这个小区生活的舒适度就越高;绿化率数值通常不会低于30%,越高的比例说明社区人居环境也就越健康;而日益普遍的高层住宅公摊面积比例一般也不会低于25%。
另外,许多高层住宅会宣称自己是板式高层或板塔结合式建筑等等,其实你只要问清楚房子是一层(梯)几户就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从私密、舒适、通风、便利等方面来考虑,最好的是每层两梯两户,其次是两梯四户、一梯两户、两梯多户。
经验六:认准品牌开发商
如今人们在买东西时非常注重品牌,或求时尚高档、或求做工品质,其实买房子一样也要讲究品牌,而房子的品牌往往就是开发商的金字招牌。
一个好的开发商不仅要有过硬的施工力量和雄厚的资金、技术支持,还要具备良好的市场美誉、百姓口碑、实景呈现、室内外建筑细节、建筑元素涵盖的艺术造诣、楼体园林和时尚的结合度等等方面的条件。很多人买房子的时候往往很看中开发商对于所承建项目的理念,只有有理念的开发商无论是在前期施工,还是后期的物业管理,才会舍得投入,也会更用心、负责。
当然,品牌开发商的精品楼盘价格一般也会较高,但正所谓一分钱一货,业主日后会省去很多麻烦,甚至纠纷。所以购房者在选择楼盘项目时不妨重点关注一下开发商的背景情况,如考查一下该开发商都承建过哪些楼盘项目,从网上了解一下其口碑如何,再看一下该开发商所承建的项目是否具有五证等。
经验七:适合的居住氛围
许多年轻的购房者都是父母出资赞助买房,其中不乏“专项拨款”的家庭,也有实行“大包干”的情况,自主权大虽更受欢迎,但面对不同档次的住宅和各自的利益盘算也会有不理性的选择。
如一味追求更好的软、硬件设施,而选择相对高档的精品楼盘,甚至不惜找父母追加投资;而另一种情况则打算将购房标准降低,以期能为自己省下点钱,如此买房其实都不可取,原因在于置业者没有考虑适合自己的居住氛围。简单的说,居住在一个豪车频繁出入的环境,时间久了会让自己很尴尬,而在一个物业管不了,谁都能在楼道、院内跑马圈地的环境中居住也会觉得与自己格格不入。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社区的邻里关系越和谐、治安条件越好、居住人群素质越高,那么居住氛围就越融洽,住在这里的心情才会更舒畅。尤其现在很多人非常注重下一代的素质培养,所以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看,也应好好挑选一个适合你的居住氛围。
经验八:买房跟着大家走
做择应该是一个人的生活中最经常、最麻烦、最纠结的事情,买房这样的大事做选择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那么就目前来说,市场在售的房源有很多,再加上二手房的存量,要在茫茫房海中找到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谈何容易呢?
在选房的阶段,您不要被开盘现场那种火热的场面给迷住的双眼。一般情况下,只要大家关注一下每个月湘潭哪几个盘卖得最好,你就会发现好房子并不难找。因为现在的购房者、投资客个个都精得跟鬼一样,如果这些人都去关注、抢购某一个楼盘,说明这个楼盘肯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经验九:货比三家不吃亏
随着楼市愈来愈热,许多购房者从原先的观望到如今的蠢蠢欲动。很多购房者在看房选房时,听置业顾问一番推荐,就觉得社区、户型、环境、配套都非常棒,如果价格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往往冲动地支付定金,但之后,却发现种种不如意的地方。实际情况中,无论哪个楼盘,置业顾问必然是挑好的方面来介绍,对不足或缺点则避而不谈。所以购房者在看房时,除了听置业顾问讲解,对自己关心的部分要多提问,此外还可以听听朋友或房产行业人士对该楼盘的看法,对于准现房或现房则要实地看看,从各角度深入了解楼盘信息。
不论你是首次置业还是看房老手,选择自己心仪的房产时,务必货比三家,理性地判断自我需求,以发展眼光看待置业等等都是赶赴“置业战场”的必要准备。
经验十:签订购房合同要细
买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人生最大的一笔支出,所以在签购房合同,一定要仔细再仔细。。首先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即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
其次,合同中要确定前期物业管理公司,以及双方约定的物业管理范围和收费标准;首先看开发商是否具备“五证”,即房地产开发证、国有土地使用证、该工程开发许可证、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销(预)售许可证。
三、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许多开发商在签订正式的预售合同前会要求购房者签订一份《房屋定购协议书》,交一笔订金。这种行为并非购房的必经程序,往往会使购房者陷入订金纠纷。
四、查验有关证明文件。买期房要查看开发商是否有预售许可证,并要确认自己所购之房在预售范围内,买现房则要查看开发商是否具有该房屋的大产证和《新建住宅交付使用许可证》。
五、买期房要注意建筑面积的约定。在填写暂测面积时除了要填上总建筑面积外,还要填上套内面积和公用分摊面积。
六、签约时要注意房屋质量问题。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推敲《商品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两书的内容,并将质保书作为合同的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