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房产网4月3日讯 买房本来是件幸福的事情,但这样的幸福却也时常伴随着很多的糟心事而来。省吃俭用凑齐房款,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却是这样的房子:和开发商当初的宣传有很大的出入、质量大打折扣、说好的学区房只是在学校附近、说好的大型商场最终只是一个小卖部。想省下装修的时间精力买个精装修房还到处是质量问题。
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霸王条款……尽管与数年前相比,房地产市场的品牌房企和品质楼盘越来越多,但是楼市仍然有不少杂音。对于购房者而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无奈踏上漫漫维权路。
在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看来,房地产已经是一个高危行业,避之唯恐不及。房产越来越成为一个满足居住的纯商品,更需要注意房产的质量问题。随着大量供地工作的推进,这种供需矛盾明显缓解,而且随着自住房等产品入市,供需矛盾逐渐变弱,一旦这种格局改变,市场观望的情绪会再度增加,楼市成交量会下降,开发商降价求生存的事情就不可避免地再度上演。
开发商究竟有哪些“损招”?购房者又该如何避免上当?今天,湘潭365房产网小编就教大家几招,让购房者在自己的购房之路中少走弯路。
“假学区”房大忽悠
赠送空间馅饼成陷阱,这也是楼市中屡见不鲜的事情。一些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为了增加产品卖点,会有意无意夸大赠送空间的使用功能,就比如这一事件中把消防通道说成是“私属前厅”,让购房者相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的空间,可以说是有意误导。消防通道是有严格管理规定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占用,显然与“私属前厅”的使用功能大相径庭。遇到类似情况,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明确赠送空间的性质以及今后的使用功能,并保留相关的宣传资料以备日后维权之需。
“私属空间”名不副实
赠送空间馅饼成陷阱,这也是楼市中屡见不鲜的事情。一些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为了增加产品卖点,会有意无意夸大赠送空间的使用功能,就比如这一事件中把消防通道说成是“私属前厅”,让购房者相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的空间,可以说是有意误导。消防通道是有严格管理规定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占用,显然与“私属前厅”的使用功能大相径庭。遇到类似情况,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明确赠送空间的性质以及今后的使用功能,并保留相关的宣传资料以备日后维权之需。
“移花接木”顿生争执
开发商因为市场形势变化而进行降价,这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即便是降价,也应该保证楼盘应有的建筑质量和品质。向购房者承诺的一些建筑材料以及一些配套设施,不能因为降价了而随意进行调整,否则就是违约,尤其是严重损害到了降价之前的购房者的利益。购房者完全可以根据开发商先前的销售承诺,要求开发商履行承诺,如果没有履约则可要求承担相应责任或者相应赔偿。当然,对于一些品牌口碑不太好的开发商,购房者切忌贪小便宜或者从众心理,不能因为楼盘降价了而一哄而上。事实证明,小品牌开发商大幅降价的楼盘,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颇高。
销售隐瞒“不利因素”
按照目前的相关规定,开发商必须如实告知楼盘周边的一些不利因素,并在售楼处的显著位置张榜公布,这是开发商应尽的告知义务。目前杭州大多数开发商对这一规定的执行情况还算不错,从而避免了日后的一些纠纷。购房者下单之前,一定要注意查看公布在售楼处的不利因素清单,对这些不利因素有一个正确理性的认识。但现实中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致使不利因素在开盘之后出现,成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当然,有一些施工规划,开发商是完全有条件提早获知的,如果有意隐瞒的话,显然是没有尽到告知义务,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责任,弥补相关损失。
降了价品质也大降
开发商因为市场形势变化而进行降价,这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市场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即便是降价,也应该保证楼盘应有的建筑质量和品质。向购房者承诺的一些建筑材料以及一些配套设施,不能因为降价了而随意进行调整,否则就是违约,尤其是严重损害到了降价之前的购房者的利益。购房者完全可以根据开发商先前的销售承诺,要求开发商履行承诺,如果没有履约则可要求承担相应责任或者相应赔偿。当然,对于一些品牌口碑不太好的开发商,购房者切忌贪小便宜或者从众心理,不能因为楼盘降价了而一哄而上。事实证明,小品牌开发商大幅降价的楼盘,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颇高。
赠送空间成违章建筑
开发商向购房者作出这样的承诺,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这种做法严格上说属于违规,相当于是怂恿购房者搭建违章建筑,有违开发商的社会责任。现实中不少购房者往往会因为一些楼盘的户型赠送面积大,禁不住诱惑而下单。事实上天上没有免费午餐,赠送面积大的户型,要么单价也会相应提高,要么隐藏很多不为人知的陷阱。很多业主直到交付之后才明白,所谓赠送面积可能一点使用价值都没有,成了鸡肋。
因此,购房的时候一定要向销售员问清楚关于赠送面积的使用功能,有可能的条件下签署一份补充协议,以免日后维权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