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365房产网5月9日讯 买房是件大事,大部分人买房考量更多的是房子的地段、价格、小区环境、周边配套等,却常常忽略了物业。湘潭365房产网购房专家提醒,买房物业同样很重要。可千万别小瞧了物业,业主一般在遇到停水、停电、电梯坏等各种麻烦和意外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找物业,物业相当于小区住户的“管家”。遇到好的物业,会让你更方便省心,生活会惬意很多,但如果碰上差的物业,有可能会让你几十年都在折腾中度过。另外,好的物业还能让你的房子增值。
那么,在住房物业服务上,都会碰到哪些陷阱或雷区?湘潭365房产网为你一一整理,希望能助你买到安心、舒适的房子。
一、新房验收预交物业费
从新房验收到入住,中间少说有半年时间,特别是毛坯交房的楼盘。这段时间内,因业主尚未入住,物业公司为了保障物业费的收取,降低公司运营的风险,在新房验收时都会要求业主预交一段时间的物业费,短则3个月,长达1年。实际上,物业公司预收物业费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
按规定,物业管理企业不得违背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的意愿提前收费;经批准可以预收的,预收期不得超过6个月。对此,若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出示政府行政部门批准文件,可以拒交。如果物业公司借此拒交钥匙,业主可以向物业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投诉。
二、业主个人信息遭外泄
一些业主抱怨,刚拿到钥匙入住,手机上的陌生人电话、短信就莫名其妙地多了起来,装修公司、保险公司、房屋中介的业务电话,有时一天能接上几个。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业主个人信息被物业公司外泄了,物业公司从自己所在的开发商公司接过业主名录,里面往往有业主的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物业人员有时会偷偷把名录复印出来向外兜售,以此获取私利。
三、业主享用的“免费保修期”很短
按规定,业主家中的墙面、顶棚、地面、门窗、五金件等,都有2个月到1年的保修期。但是起始日期却是从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开始计算的,业主入住后能享用的“免费保修期”很短暂。供热、防水、各类管道等设施的保修期相对长一些,在2至5年左右。
事实上,有些楼盘公摊部分,比如电梯坏了你也可能是需要付钱的,虽然物业公司通常会说,维修和购置新设施的费用可以启用公用设置基金,费用不足的部分才由业主平摊,但这笔基金的启用要得到2/3以上的业主签字同意。且不说会不会得到业主的同意,就是这笔公共设置基金到底有多少,够不够用业主根本就不知道,要不要业主添钱完全由物业公司说了算。
四、设施维护费装进“腰包”
对于一个新建小区而言,设备都是新的,头一年维护责任都归设备厂商,其后至少三到五年内也不容易出大的故障,因此这期间的物业费多一半都被物业赚走了。比如小区绿化费,在业主入住时物业公司就开始收取,但如果新小区的绿地在入住时尚未建成,那么这笔费用就流入了物业公司的腰包。等次年绿地建成了,绿化费照收不误。
五、你很难知道电梯广告位的收益哪去了
按照新的《物权法》规定,电梯间、大堂入口往往都有时时更换的广告,这部分广告收入,属于利用公共空间经营所得,理应归全体业主所有。然而,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笔收入基本不会被发到业主手中,而是被用于补充物业费的不足、业主的其他各项开支或规划房屋的维修基金和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
结语:买房时,一定要仔细了解物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能局限于开发商的口头承诺,要看到开发商对物业管理问题的书面文件。否则,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