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房产网6月10日讯 湘潭房地产交易自2006年开始,一直处于稳步上升阶段,2009年,湘潭房产的成交数量、成交面积和交易总额更是创造了历年最高记录。而在这买房大军中,除了“刚需”一族以外,还有眼巴巴盼着房产补利润赚钱的炒房者。然而,近年来湘潭楼盘不断新建,各种“宜居”“生态”“临江”大盘是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的加剧,新房都难卖,更何况“二手货”呢?
近日,就有购房者向记者诉苦:“2009年买的房,一直放在那,不断降价,还是没人买,虽然搭上2013年调控末班车,但是五年的炒房经历,不仅没有预想的收益,反而亏了7万元。
盲目跟风,炒房深似海
2009年,黄先生在湘潭城区的滨河路段买了一套158平方左右的临江房,办理房产证、上税等一共加起来花费了50万元左右。黄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决定买这个楼盘的房子主要是看重了其地段好,在城中心,加上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有学校、医院、商场、银行等。
“当时就钱迷心窍了,一心认为这房子能升值。”黄先生谈道,2009年那会儿,电视、报刊、网络上全充斥着“某某炒房,一夜之前成富翁”、“某某炒房,净赚几十万”、“教你如何炒房赚大钱”的信息,让人看得是蠢蠢欲动,巴望着自己炒房也能“狠捞”一笔。
据湘潭365房产网记者了解,当时与黄先生一样想通过炒房大赚一笔的不再少数。数据显示,2009年湘潭市累计销售商品房面积166.99万㎡,同比均上升52%;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49.09万㎡,同比上升57%;全年共销售商品房16054套,同比上升87.4%,其中商品房住房13801套,同比上升61%。
2009年湘潭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量价齐涨。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购房者投资意愿增强。进入2009年以来,房产利好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湘潭房地产景气度回升,市场观望气氛减弱。二是在在国家放松购房信贷、鼓励购房消费的政策渐起作用。受其影响,自08年年底以来,积蓄已久的以首次购房为主力的购房刚性需求开始释放,使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增加。
房子不是你想卖就能卖
下定买房决心后,黄先生将家中大部分存款一次性投资买了这套大面积的临江房。在买房后的1年多里,有不少人问过黄先生房屋出售的价格,但那时候万杰一心认为房价还会上涨,因此,对于前来询价的购房者态度比较强硬,坚决“一口价”60万元。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家陆续出台严厉的房产调控政策下,黄先生的买房电话越来越少,甚至几个月房屋都无人问津,这让黄先生感到头痛无比,当初炒房时的雄心壮志也开始瓦解。“怎么才能吸引到购房者?如何才能将资金回笼,把房子卖出去?”这成了黄先生颇为忧心的事情。
2013年,黄先生因家中急需用钱,终于在房价上“松了口”,从以前的60万元不降价,降到55万,可谓是“跳楼大甩卖”。也就是在2013年,黄先生搭上了调控政策的末班车,在二手房的带动下,终于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给卖出去了。
“如果当初将炒房的50万元存在银行,从2009年到2014年,按年利率5%来算,现在也应该有13万元左右的利息。”黄先生告诉记者,这次炒房经历让他倒亏了7万,可谓是
“亏大”了 。
数据显示,2009年-2013年湘潭房价从2500元的均价涨到2013年4000元/平米,五年累计上涨1500元,平均年涨幅300元。尽管整体房价上涨了不少,但是随着新建楼盘不断增加,当前“3字头”楼盘也不再少数。湘潭365房产网购房专家表示,“没有成交量的房价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是高还是低”。
炒房不易且思且行
“炒房就是一场豪赌,房价如果没有涨,对炒房者而言就是亏,不仅亏本钱,还亏银行利息;而对于借钱炒房的人来说,那将更可怕,毕竟贷款利息每月还要还。”湘潭曾经的“炒房大师”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会退出炒房,一是因为目前二手房市场不太景气,第二则是因为他在炒房过程中领悟到因为炒房赚得越多的人,“胃口”就会越大,本金就下的越多,最后“死”得也最快。
刘先生谈道,就个人观点而言,二手房市场比较疲软的原因,第一个是由于供需关系不平衡,“新房”太多,“二手”自然不受人待见;第二个则是因为限贷、限购等调控政策重击了炒房者,造成炒房者资金链紧张,尤其是限购,直接限制了房产的交易;最后一个原因则是来自于炒房者自己,一旦房产成交量下滑,房价有了微妙变化就加剧了炒房者的恐慌,造成炒房者信心不足,立即采取降价、抛售。
“虽然目前二手房市场比较疲软,但并不完全表示房地产市场就没有发展,湘潭房地产市场前景仍然比较‘光明’,只是需要市民更加理性、科学的看待买房和卖房。”刘先生表示,在如今房地产市场不太“红火”的时候,正好给炒房客们一个清醒过来的时间,谨慎的思考一下怎样投资,如何运作好手中的资金,千万不能再盲目跟风、不顾一切的炒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