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产网12月26日讯 路畅了、楼高了、街净了、夜亮了……近年来,人们都说,湘潭变了,变得多姿,变得俊俏,变得让湘潭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然而,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78年,上了年纪的“老湘潭”还记得,那时,湘潭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还只有32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只有2.33万人,河西一些街区一片破旧,河东如今的很多繁华地带还只是一派荒凉。而现在,湘潭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10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增加到了186万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湘潭,这座湘江之滨的千年古城,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主动融入时代浪潮,乘着东风一路向前,在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成长足迹。这些足迹逐渐累积、汇聚,于是就有了莲城今天的美丽。
岁月无言,成就有声。回首往昔,历史的画卷如此壮阔。展望未来,大美湘潭的建设脚步如此铿锵……
扩张,从修路建桥开始
路与桥是城市最根本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与经脉。它们,在城市的怀抱里纵横、交错,成就着城市的便利与多彩。随后继续拓展、延伸,进一步壮阔着城市的胸怀。
1978年,湘潭的城市道路总里程只有127公里。用“路少、路窄、路烂”来形容当时的道路状况一点也不为过。省内当时一度甚至流传着“汽车跳、湘潭到”的戏言。
要致富,先修路。改革开放后,湘潭迎来新的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道路建设由此进入高潮。
1982年,建设南路竣工,这是湘潭城市道路建设史的一件大事。以前,城市道路主要集中在河西,河东道路还没有形成网络,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据本报当时刊发的《湘潭市最美一条路——建设南路建设工程纪实》记载,1979年,市委市政府就有在河东地区新建建设南路的意向。然而,起初,人们的看法却并不统一。有的认为,在当时新建建设南路为时过早,应集中资金先缓解河西道路的矛盾;有的则认为当时财力有限,对建设南路的规划标准太高……“道路是交通的动脉,要加速河东地区的发展,道路建设必须先行。而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车流量剧增,其机动车载重量也在翻番,建设标准过低,将很难适应。”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市委市政府一锤定音,认为打开通道,拓展框架,东建西改,是发展湘潭市的建设方针,建设南路的新建,宜早不宜迟。经多番努力,1981年1月,建设南路破土动工。1982年10月1日建成。
上世纪90年代,建设南路还曾被评为全省最美的一条路。到如今,一座座商场、一座座高楼沿路布局,建设南路已成为城市骨干动脉。而在建设南路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湘潭人的魄力与前瞻也由此可见一斑。
韶山路、芙蓉路、河东大道、双拥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一条条主次干道接连建成,湘潭内外联通更加顺畅。
湘潭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湘江千里滔滔,在这里画出了一个优美的U形湾。这一湾,弯出了湘潭的独特与美丽,但也给湘潭的交通带来了阻碍。在筑路的同时,架桥也因而显得十分迫切。在改革开放之前,湘江湘潭段上只有一大桥一座跨江大桥。而现在,已经拥有5座跨江大桥,2020年前还将建成2座。其中,1993年12月湘潭二大桥建成通车,使107国道不再必经市区而缩短了11公里。2001年4月30日,湘潭湘江三大桥通车。2007年7月12日,湘潭莲城大桥通车……这一座座跨江大桥不仅连起了河西河东,也成为了促进湘潭经济发展的纽带。时代在进步,湘潭的桥梁故事还在继续,相信随着昭华大桥、杨梅洲大桥、下摄司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必将赋予莲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路与桥的记忆见证着湘潭城市发展的历程。截至2017年,湘潭的城市道路里程从1978年的127公里增长到了如今的612公里,增长了3.8倍之多。现在,从高空鸟瞰,湘潭路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已初步构建起“九纵九横”的城际道路格局。特别是2016年以来,随着湘江防洪带的逐步拉通,跨江通江达环工程的实施,以及一批断头路、交通堵点节点的拉通,湘潭的道路微循环更加畅通了,城市因此也变得更美更便捷了。
东迁,崛起城市中心区
城市中心区,顾名思义,往往是一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有灵魂的生命,城市中心区无疑便是它的“心脏”,它的搏动,牵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
然而,据湘潭市志记载,湘潭城市中心区的具体位置的选择,从上世纪50年代后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都未能确定,一时河西,一时河东,无从定论。直到1978年进行的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才初步确定在河东的三角坪、福星路、建设中路地域。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
1985年11月第五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又对城市中心区选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并着手规划实施。1985年11月建设路口君子莲城雕规划实施,1986年9月体育中心规划完成并投入使用,青少年宫等规划实施,城市中心区初具规模。但由于该区域内拆迁量大,地形、地貌复杂等原因影响,规划的实施要求难以满足,这一选址和方案最终被放弃。
1996年6月,第五次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时,经过对现状的详细调查研究,反复比较、论证,市委市政府最后决定将城市中心区南移,调整至河东大道以南、芙蓉路以北、丝绸路(双拥路)以西、宝塔路以东的4.2平方公里范围内。
“因为这一片区域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拆迁量小,而且境内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是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理想之地。”时任湘潭市政府助理巡视员的卢东南回忆。他说,城市中心区的建设事关城市的布局,城市的未来,但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一代又一代的城市建设者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对方案进行优化。
1999年,在这次规划选址的基础上,市规划局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后因种种因素,这一年,规划方案仍旧未实施,城市中心区的建设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上。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湘潭的城市人口规模逐渐扩大,老城区雨湖区的交通、建设压力日渐增大,城市建设亟需拓展新的空间,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为加快城市建设发展,2001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东建西改”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思路。同年10月底,市政府再次启动城市中心区规划,并在全国范国内组织方案征集。
2002年初,市政府成立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着手按规划方案组织实施建设。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市政府、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军分区办公楼先后落成,与湖湘广场(后更名为东方红广场)、湖湘公园、行政广场(后更名为锦源广场)融为一体。接着,市规划局、工商局、人事局、地税局、国税局等一批政府办公机构东迁新址办公。同时,霞光山庄、金侨世纪苑、盘龙名府等住宅小区先后建成;芙蓉路、湖湘西路、湖湘东路、湖湘南路、双拥路建成通车。
到2005年底,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城市中心区基本成型,赫然屹立在湘江之滨,湘潭这座长株潭区域性中心城市没有自己的城市中心的历史由此划上了句号。而随着城市中心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也带动了整个河东地区经济的快速腾飞。
变美,绿色福利全民共享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回溯改革开放40年来湘潭的城市建设历程,值得被记载和书写的故事实在太多。园林绿化,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章。来到城市里的人们,在享受城市生活繁华便捷的同时,对美好环境的渴望也在逐步加强,希望在坐拥繁华的同时,也能推窗见绿、见美。而城市的建设,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更要服务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园林绿化一直被历届湘潭的城市建设者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雨湖公园是湘潭城区最早的公园之一,初步建设完成于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以后,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雨湖公园的建设与配套,通过扩地增园、拆屋还绿,修复和改建旧时八景等等,让雨湖公园逐渐成为了无数湘潭市民的梦幻之地。
“人气很旺。”52岁的夏铁元是雨湖公园管理处的老职工,他的童年时光基本上是在公园内度过的。他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上百元,但逛公园需要购买一元钱的门票,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当时的雨湖公园仍然是湘潭城区人气最旺的地方。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雨湖公园不但收门票,还历经了多次提质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集文化、休闲、公益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不少市民和外来游客健身、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在河东,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一座城市公园,直到1992年,菊花塘公园对外开放。建设之初,菊花塘公园不过是一座苗圃,1987年,市政府决定将其改建为城市公园。建成时,以植物造景为主,有“随园”之称。亭台、菊园、花径,现在走进菊花塘公园,一排排、一棵棵郁郁葱葱的老树无言诉说着关于时光的故事。
随后,白石公园、湖湘公园、木鱼湖公园,滴水湖公园、碧泉湖公园、九华湖德文化公园……一座座城市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建起。
而在大力建设城市公园之余,近年来,湘潭市还通过重点工程带动,对中心城区各类空地、边角地、公共地实施增绿补绿、见缝插绿,为广大市民创造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绿色环境。
安乐社区位于老城区,楼下新建成的轻机公园面积不过数百平方米,有紫藤棚、古树、草坪等花草树木,还有篮球架、健步道、乒乓球台。“这里原来是一块废弃地,无人打理,常年垃圾遍布、蚊蝇滋生。经过重新整理、改造,现在可以看花花草草,成为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居民的感慨道出了社区公园建设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变化。像安乐社区一样,全市有40余个社区公园、老旧小区绿化亮化改造已交付使用。
绿色,成为湘潭城市环境的底色。40年来,湘潭城市绿化三大指标逐年递增,至今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1.63%、45.81%,城区人均绿地面积10.86平方米,较之40年前,增加一倍有余,城市公园也由当初的2座增加到12座。今年12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发文,授予了湘潭“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现在,放眼莲城,一座座城市公园崭新呈现,一条条绿化大道不断延伸,湘江风光带妖娆多姿,街头游园绿意盎然,公园免票激动人心,拆墙透绿连心惠民。40年的不变追寻,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立体绿化不再是梦想,让雨湖路的梧桐呈现异域风情,让韶山西路的樟树形成浓荫蔽日,为广大市民带来了满满的绿色福利,让城市建设更多了一分绿色内涵。(来源:湘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