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产网1月6日讯
2020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这一年,极不平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
和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
30万“九华人”迎难而上、齐心协力
以奋斗者的姿态
实现了难中求稳、稳中求进、进中求好
稳中求进谋发展
1
综合实力再提升
全年实现GDP增速4%;工业总产值增长4%;规工总产值增长3%;固投增长12%;财税收入增长4.3%。
2
发展质效再提升
●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长5%,吉利汽车获全省产能最大汽车制造基地、全省首家汽车出口规模企业殊荣;
●医疗器械产业实现新工商注册企业72家,签订协议25家;
●园区地方税收总量居全市首位。
3
活力潜力再提升
●全年新签约项目48个,其中亿元以上27个,新引进“三类500强”4个、外向型实体4个、总部型企业3个;
●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成功落户,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后劲更足。
排难而上抓落实
1
紧抓项目不松手,全面推进出实招。
2
直面矛盾不懈怠,破解难题见实效。
3
优化服务不停步,落实责任使实劲。
创新开放促协调
1
创新驱动有效增强
九华创新创业中心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园区企业获评省市创新荣誉40余项,地通汽车获评“国家绿色工厂”,宏大真空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吉利汽车荣获湖南第六届省长质量奖提名奖。
2
开放崛起势头强劲
●九华纳入湘江新区统筹规划建设,滨江路与长沙潇湘大道全线贯通,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通车,长株潭西环线轨道项目加快推进。
●携手绿地、保利、湘江集团等战略投资者,高品质推进片区开发,区域价值“含金量”显著提升,截止11月底,实现房产销售面积203.77万㎡,增长45.04%,销售总量占全市城区61%。
3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改善民生增福祉
1
脱贫攻坚富民
决胜脱贫攻坚,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做强产业就业扶贫。
2
社会事业利民
●完成九华雅礼中学、和平将军渡小学、金庭莲城小学建设,新增学位4000个;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620个,普惠园、公办园在园比例分别达到80.1%、51.3%;
●新引进麓山国际、风车坪等一批名校资源。
●“三甲”九华中心医院开工建设,基层医疗和公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3
促进和谐安民
持续深化“平安创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
突出引领强党建
1
党性更纯
2
党基更实
3
党纪更严
2021年
九华将这样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三高四新”战略,深入落实“六个湘潭”建设要求,谋划构建“一核五区、一廊两轴”总体布局,全面开展“产业建设提质年、环境建设提优年、文化建设提振年、民生建设提速年、基层建设提强年”五年行动,为打造“智能制造新区、融城融产新区、创新创业新区、宜居宜商新区”四个新区开好局、起好步。
聚焦实体经济主支撑,壮大产业发展实力。
强链条,推动主特产业做大做好。
●深化产业链和产业联盟建设,有效提升本地配套率,实现汽车产业核心配套企业就地采购、就地供应,补齐二级供应商本地化短板,做好园区零部件企业与长株潭主车厂的配套对接;要充分发挥好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平台优势,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实施精准招商对接,打造更具竞争力、吸引力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做实做强“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瞄准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抓引进,聚焦潜力足、市场广的优质企业抓培育,构建全产业生态体系。
壮龙头,推动重点企业培优培强。
●扶强龙头企业,全力争取吉利新车型落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推进蓝思科技投产达效,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新龙头。
●扶大规上企业,加大优质规上企业支持力度,提高企业效益和整体实力。
●扶优中小企业,通过“保姆式” 服务、“保镖式”爱护,尽快孵化成长。
●推进企业上市“蝶变”计划,支持威胜电气、地通集团、永达机械、龙牌酱油等优势企业上市,鼓励中小企业股改,培育上市企业后备梯队。
优服务,推动企业服务提质提优。
要持续优化企业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强化政策对接,强化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支持,“一企一策”定制服务。
树牢项目为王主导向,迸发项目建设动力。
千方百计争项目
重点谋划工程机械配套产业园、九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
多措并举引项目
力争全年实现招商引资200亿元,引进“三类500强”3个。
全力以赴推项目
狠抓签约促落户,狠抓服务促开工,狠抓协调促投产。
打好风险防控主战场,强化安全稳定耐力。
增强创新开放主动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围绕增强创新驱动力谋篇布局。
围绕增强开放带动力谋篇布局。
围绕增强区域竞争力谋篇布局。
做实城乡统筹主载体,彰显滨江新城魅力。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具体推进好城市建设十大工程:
①完成九华中心医院建设;
②完成江声实验学校九华分校建设;
③完成九华砂子塘小学建设;
④完成雅爱风车坪小学建设;
⑤完成湖师大附属九华步步高小学建设;
⑥完成赤马路黑臭水体治理;
⑦完成城区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及中转站建设改造,新建2所公厕;
⑧完成城区高能耗路灯智慧改革工程;
⑨完成G320绕城线九华段等18条道路设施建设;
⑩全面开展城市道路排查整改。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
具体推进好农业农村建设十大工程:
①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全区468户991人全部持续稳定脱贫;
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8000亩,油菜种植面积6500亩,稳定生猪出栏5万头;
③创建毛家、黄龙、红星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整水塘30口,完成韶灌友谊支渠、团结支渠、牟渠进行清淤扫障;
⑤村级运转经费再提高5万元/村,确保不少于30万元/村;
⑥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
⑦打造5个标准农业观光示范点;
⑧“以奖代投”支持农村村组公路建设,完成22公里以上;
⑨改造农村电网4条,完成石码村200户天燃气改造;
⑩确保潭锰路路洁车畅。
把准社会和谐主方向,增强民生建设能力。
具体要做好10件民生实事:
①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
②新建6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2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③新建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④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
⑤成立九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卫服务提质提能;
⑥新建7个村(社区)文体活动广场,新引进建设1家影院、1家图书馆;
⑦新建10座通讯基站;
⑧完成社区内雨污管道改造;
⑨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⑩整治农村道路顽瘴痼疾,新建7公里农村公路安防设施。
开启新征程
坚持党建引领,以主人翁的自觉成就发展有我、奋斗忘我、追求无我。
投资九华就是投资未来 九华“十四五”美好图景已绘就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将是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转型攻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湘潭经开区如何谋划未来?将有怎样的美好图景?《湘潭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告诉你。
“十四五”时期,湘潭经开区发展战略定位
加快建设“四区一样板”,努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株潭协同发展中芯、湘江湾国际智慧新城、湘潭兴业宜居乐园”,力争成为全省“三高四新”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区。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产城融合程度更高。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治理效能不断增强。
到二〇三五年,湘潭经开区现代化水平居全省国家级园区前列,在长株潭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全省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之一,全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幅跃升。
“十四五”时期
湘潭经开区总体空间和产业布局
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东城西产、一核五区、一廊两轴”总体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东部滨江大服务、西部产业大智造”两大板块,整体形成“大智造、大服务、大融合”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核”:指以兴隆湖为核心,打造智能制造湘江湾中最为核心的科创、研发和总部所在地。
“五区”:分别指滨江新城区、科技新区、综合保税及总仓基地、工业基地和城乡统筹区五大片区。
“一廊”:指九华沿湘江“几”字形滨江走廊,建设智慧经济滨江体验走廊、城市生态景观与休闲观光走廊。
“两轴”:包括一纵一横两大发展轴,分别为长潭西和潭州大道快速路发展轴、白石路和金盆路发展轴,加强九华与昭山、雨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联系。
2
产业空间布局。围绕“两主两特,多级支撑”战略布局,立足大智造、大服务、大融合战略模式,打造“一心两基地、三轴两组团”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心”:指兴隆湖智能制造湘江湾智核中心。
“两基地”:分别指公铁水现代物流基地、综合保税及总仓基地两大基地。
“三轴”:分别指产业智造轴、生产服务休闲轴和综合联动发展轴三条产业发展轴线。
“两组团”:分别指“大智造组团”和“大服务组团”。其中,“大智造组团”包括:智能装备制造区、军民融合区、高端医疗器械区、新能源汽车区、保税物流区和现代物流区,形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大服务组团”包括科研孵化区、场景体验区、展示教育区、康养文教区、文创旅游区、配套服务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和5G+大数据应用区,形成中部智能制造科创研发中心、场景与体验中心和成果交易与消费中心。
“十四五”期间,湘潭经开区着力打造“四区一样板”
“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打造“智能制造新区、融城融产新区、创新创业新区、宜居宜商新区”4个新区和改革开放样板。
“四区一样板”,具体为:
(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智能制造新区
1
“一化”引领:即智能化。
2
夯实“两主”:新能源及汽车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5G+大数据应用产业。
3
凸显“两特”: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4
培育“多极”:现代物流产业、商务咨询业、旅游服务业、总部经济、研发设计服务业。
(二)坚持创新引领,打造创新创业新区
1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
2
打造创新创业人才汇聚高地。
3
积极布局和发展数字经济。
(三)融合共生,打造融城融产新区
1
构建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进园区向北融入湘江新区发展大格局。要抢抓湘江新区布局九华新片区的重大战略机遇,推进两区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资源要素联动配置、生态环境联动保护,加快长潭西高速快改、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湘江新区•智谷片区、湘江新区•大王山片区科创、研发、文旅功能,加快融入湘江新区发展步伐,极大激活周边土地功能价值。二是加快园区向南与湘潭市区一体融合。三是推动园区向东与长沙南部融城、湘潭昭山、株洲云龙片区融合发展。
2
打造产城融合发展新园区。
一是优化产城融合功能布局。构建“东城西产、一核五区、一廊两轴”的总体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东部滨江大服务、西部产业大智造”两大板块。围绕“两主两特,多级支撑”战略布局,立足大智造、大服务、大融合战略模式,打造“一心两基地、三轴两组团”的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二是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3
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4
提升园区发展品质。
一是提升现代国际品质。依托绿地城际空间站打造高铁新城商业圈,在高铁新城、兴隆湖、湘水•西湖城等片区高标准建设湘江湾高端人才社区,依托湘江沿江风光带,串联打造九华湖、兴隆湖、青竹湖三大城市湿地景观。二是提高综合治理水平。三是加强景观风貌建设。
5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推进市政设施建设。二是优化区域内外联通。
(四)全面夯实强基,打造宜居宜商新区
1
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统筹协调推进经开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进高端优质均衡教育强区建设,打造“省内领先、湘潭一流”教育品牌。
2
全面推进健康九华建设。加强医联体建设,加快九华中心医院建设,高标准建设服务于高精尖产业园区和高端人才社区的医疗设施和临床、康养服务。
3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4
全力打造平安九华。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6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7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8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五)锐意进取,打造改革开放样板
1
对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2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3
支持湘潭综保区做大做强。
4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5
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