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产网5月21日讯 所谓最佳时机的出现,一定会有非常明显的信号。买房其实与股市一样,是有着非常明显的规律的。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无论是政策如何变动,还是市场如何促销,抑或是开发商或淡定或急躁的姿态,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个令购房者纠结的问题,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购房解决居住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选到合适的、性价比最高的房源。套用那句永恒的格言: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我要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要开始贪婪!哪些信号能够打破楼市目前的观望状态,让购房者洞悉最佳购房时机呢?能否打个胜利的抄底反击战?8个信号暗示房价触底,别让机会再溜走了。
大投资客抄底楼市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楼市中,只有在水里游泳的“鸭”才能真正第一时间感知水的冷暖,这绝非专家总隔着一层的坐而论道,而是资金身临其境的敏锐嗅觉。往往这个是最值得借鉴的第一标志。
历史经验证实,虽然资金也会盲目,也会有抄底抄到天花板的时候。不过一般而言,如果是大投资客、国际基金或者是具有丰厚抄底经验的企业出现异动,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房价触底的标志之一。
中心区房价下降
“皇帝女不愁嫁”,说的就是市中心区的房子。市中心区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供应量不足以及购房人群等因素,价格向来坚挺。
在楼市调整的轨迹中,市中心区的房价是最迟钝的触角,往往要等到郊区房价下降了一段时间、下降了一定幅度之后才会有所表现。而当市中心区房价也开始下跌时,证明楼市已经进入深度下调的阶段。
企业并购潮加剧
市场调整的加剧首先表现在企业的洗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之后,剩下的是能经历风雨的有实力的企业。在这个节点中,甚至会出现大巨头轰然一夜倒下的惊悚消息,让市场心有戚戚。企业并购潮的到来,是切肤的寒意。
对市场判断悲观,土地转让日渐活跃,如万科、融创、保利、首创等今年销售情况尚佳、有一定资金优势的开发商都早已密切关注调控下行业洗牌带来的扩张机遇。
业主降价维权增多
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夹杂着妇女和老人,参与者手中一般都会举着“奸商”、“退房”、“赔偿”之类的标语,这支队伍出现在不同城市、不同楼盘的售楼处,出现在房价短期内急降的市场中,成为楼市中的一个最容易识别,也是最直接的标志之一。
成交量明显增多
成交量是市场风向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所谓“量在价先”,成交量上去了,价格必然会往上走。尤其在市场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如果出现成交量放大的迹象,那么则是市场即将走出低谷的标志。
调控政策
中国楼市向来是政策市。从当前情况来看,市场更是硬生生被政策打压下去的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从目前的宏观调控之手来看,似乎仍是大棒高高举起。然而,众所周知,限购令并非长久之计。
限购令在当前的存在仍然是在打一个时间差,它在为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房产税成型等政策成熟腾挪出时间和空间。假如限购令退出市场,可视为市场极可能酝酿上扬之势的标志之一。
贷款宽松
银根的松紧,直接导致了房地产景气指数的高低。从贷款政策上看,如果出现住房贷款鼓励性消费的倾向,则是较明显的市场转向的标志。
对个体房贷者来说,假如房贷政策出现宽松迹象,尤其是出现鼓励性房贷政策的时候,则表示市场底部可能马上就要过去了
发展抄底土地市场
在预期不佳、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发展商会减少购入土地的预算,更审慎入手土地市场。正是如此,土地流拍与实力商家抄底土地市场两者共存的时候,意味着市场深度低迷时期的到来。而实力商家抄底土地市场同时意味着商家对后市的看好,因此,这同样可能成为市场底部筑成的标志之一。
相关资讯:何时才是买房的最佳时机?
技巧一 看银行对房贷的态度
普通买房人看市场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银行对买房贷款的态度。一般而言,银行对贷款的态度比专家的话真实、准确,可信度高。银行手松,说明市场看好,投资客涌动,房价一般呈上涨趋势;银行手紧,说明市场风险加大,政策调控,投资客抽身,绝大部分的卖家着急,买家观望,房价一般呈下跌趋势。
技巧二 自住型客户“买跌不买涨”
“买跌不买涨”是投资客的投资理念,虽然利润达不到最大化,但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而一般的买房自住者,房价的涨与跌其实都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最关键的是同样的房子买的时候付了多少钱。在下跌时买入的价格肯定低于上涨时买入的价格,所以应该“买跌不买涨”。
技巧三 买“预期”才有升值潜力
买房要学会买“预期”,这样今后的升值潜力才大。比如哪里有一条方便的路要建,哪里会与地铁站相邻,哪里要规划成全新的居住区……这些都是影响居住环境的因素。等这些规划政策落实了再买,房价里就已经包含了附加值,价格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