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牵着资本,一手牵着民生,身后还拽着GDP——对于“超负荷”的房地产行业,2010年无疑是一个纠结的年份。回顾这5年,无论是政策还是房价,都已经几度轮回。当我们渐渐对房价怪圈麻木,继而逐渐发现:政策效力总是“短平快”的,而其本身也有阶段性和局限性——任何政策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穷”,更不能救“不均”;政策也只能加快或者延缓、但并不能逾越一个行业必然的生命周期过程。
正因如此,作为每一个身处风暴中的业内人士,我们必须反思:
未来市场竞争焦点将如何演变?消费者价值观又将去向何方?
未来的路,将要伸向何方?
……
潜规则的楼市线索
就在土地与房屋市场双双陷入黯淡的时候,我们在市场中依然发现了几许亮色——
5月万科新增8个土地项目;
保利以31亿元价格,分别在上海、成都和沈阳共获取4宗地块,建筑面积总量为89万平方米;
6月初新华都集团宣布正式进入房地产业,第一步即是在长沙启动一项占地面积1700亩、投资逾100亿的超级大盘。
尽管新政调控尚处于发酵阶段,抄底声、洗牌声此起彼伏,但新一轮角逐已经暗暗开始,我们也隐约看见新政调控后,中国楼市日渐明朗的行业趋势……
趋势一:一线成名 二三线成势
早在2008年调控期,二三线城市作为价格低谷,就已经在中国房地产版图上浮出水面,而在此轮号称“史上最严厉”调控背景下,无论是“万保招金”等品牌房企,还是像新华都、东亚新华等新老民营房企,也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步伐。究其原因,正如东亚新华营销总监贾喻鹏所言,进入二三线城市“既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布局,也有基于当前市场因素的考虑”。从需求层面来看,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起步晚,发展较慢,目前仍然是以满足自住的刚性需求为主,市场投资成分小,泡沫少,受政策波动影响小,是目前市场环境下比较稳固、坚挺的区域;从供给层面分析,二三线城市相比于一线城市土地价格较低,性价比较高,而且随着改善型需求的逐步释放,市场对于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而一线房企往往在产品研发、项目总体驾驭能力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因此,综合考量土地成本、市场需求、企业竞争力等因素,二三线城市无疑是市场转型期一块最具有诱惑力的肥肉。但是,相比于新兴市场全面、快速的崛起,发展早、门槛高、竞争更为激烈的一线城市已然进入了第二轮更深层次的市场分化阶段,而在这一“量变”与“质变”同时演进的过程中,一线城市之于中国楼市中的绝对标杆地位不降反升。例如以“高端路线”为主的合生创展就将企业的主战场放在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一线城市,以“别墅专家”定位的龙湖地产也采取了深耕北京的策略,而“立志成为房地产业中世界级的城市运营商”的蓝光地产,在20年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从成都到四川,从四川到大西南,从大西南到全中国,进而直取北京的循序渐进的扩张策略。
从如此种种迹象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中国房地产市场由一线领跑、进入全线崛起的阶段后,整个行业的梯队也将逐渐拉开,“一线成名,二三线成势”已经成为中国房企在“做大、做强、做专”路程上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