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产网7月16日讯 湘潭山连衡岳,水接潇湘,自古是湖南重要的商埠,素有“金湘潭”的美誉。古湘潭为什么被称为“金湘潭”?它形成的历史原因又是什么呢?
湘潭商业历史悠久
湘潭秦时(公元前278至221年)为湘南县, 503年(南梁)时设湘潭县。749年(唐天宝八年)湘潭县治迁洛口(今称易俗河镇),湘潭县城遂成湖南商业中心。特别是唐代的刘晏提出“漕引潇湘”后,湘潭县城聚湘南谷米,由水路走湘江、过洞庭、下长江、溯汉水;翻山转运入洛河到黎阳落口仓,以济唐王朝国都长安之急。湘潭作为商业城市已有1300年历史,可谓历史悠久。
湘潭的码头文化
明清时期,湘潭经济繁荣,人才辈出。商贸活跃带动整个湘潭经济飞跃发展,使湘潭一度成为富甲三湘的湖南贸易中心和江南商埠重镇,“金湘潭”、“小南京”的美誉久负盛名。号称呼“天下第一壮县”、“内地商埠之巨者”。
湘潭历来就是古时水上交通的重要城市,其码头水深且为东北走向,北风吹不到,便于停船。湘潭地当水陆交通要冲,配合周边的娄水和涟水两条支流,u型河道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水上十字路口”成为多地的水上枢纽,坐拥无可比拟的地理条件。
明末成为小南京时,已是湖南第一大码头。万历年间有码头10余处,清乾隆时沿江码头有51处,最多时有53处。嘉庆《湖南省志》记载湘潭商业繁华的情形:“城总市铺相连几十里,其最稠者则在十总以上。甲乙之货云屯雾集,为湖南一大码头”,“繁盛实为湘省第一。”
商贾云集
湘潭为何冠以“金”?湘潭名儒王闿运在光绪刊《湘潭县志》里称湘出湘潭在湖南而言,“财赋甲列县”“湘潭富饶为湖南第一,凡捐输皆倍列县”。湘军兴起后“倚以供饷”。他在光绪刊《湘潭县志・货殖》中提到“发源殿(在十二总后街,为工商公所,亦称天符庙)布金地上,计一总集银凡二百万两”。能以金银元宝铺在大殿上炫富,能说湘潭不“金”吗?
自明代实施“移江西填湖广”以来,江西人多来湘潭经商,几乎涉及江西全境各府。除江西外,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陕西、贵州均在湘潭设有会馆。会馆中,以广东商人的岭南会馆、江西商人的豫章会馆、北五省商人的北五省会馆规模最大。清末十八行省中有十三省的商人在此经商。会馆不但议事协调商务,还附设有宾馆供其乡人住宿、餐饮和商务交流。纵观省内,鲜有如此众多省外商人群集之城市。
社会因素
明代倭寇屡犯沿海地区,导致海禁。直至清代对外贸易仍只开广州一地。江苏、浙江、福建所产丝、茶、绸、缎急需寻找开辟海外贸易的通道,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他们发现从湘江去珠江的支流北江,到广州最合算,于是成就了以湘潭为转运埠头的“新交通线”。
湘潭又是湖南驿道中心,有五驿道贯通东、西、南、北,连接茶马古道,直通陆上“丝路”,沟通滇、黔、川和赣、桂,是一个陆上交通枢纽。
“金湘潭”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崛起源于其商贸发达,得益于完善的商业服务体系支撑。而金湘潭的出现则是靠天时,因地利,得人和。
“金湘潭”在传承往日繁盛的同时,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就,孕育出了独特的人文底蕴。十八总·湘江图项目以“金湘潭”商业文明为龙头、“城总文化”为核心,建成后将再现“金湘潭”的辉煌历史,让世界重新认识湘潭,书写湘潭的美好新未来。
项目城市展厅现已正式开放,恭迎品鉴!
展厅地址:湘潭市雨湖区韶山东路华银国际大酒店
电话:0731-5555 5558
看房团参与方式:
网页报名>>[点击报名]
电话报名:0731-58629019
微信报名:成为微信18608486655的好友(注明团购)